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 团学工作 正文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作者:时间:2022-08-10点击数: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藏地奇缘”黄河流域文化考察团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发展。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藏地奇缘”黄河流域文化考察团于202283日——89日深入四川省松潘县、若尔盖县、阿坝县进行四川段黄河流域文化调研考察及乡村美育活动,随后深入壤塘县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及汉字硬笔书法的教学。

“藏地奇缘”团队出发前,指导教师段丽、黄洋、马小勇、焦凤、格桑卓玛、许立夫为此次活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图一:“藏地奇缘”团队与松潘县象藏艺术学校师生合影)

83日下午,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藏地奇缘”团队,在领队教师段丽的带领下首先抵达松潘象藏艺术学校,考察唐卡的绘画工艺及技法,团队成员与象藏艺术学校负责人共同探讨唐卡文化创意产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图二:“藏地奇缘”团队考察苟象寺壁画

84日上午 “藏地奇缘”团队前往苟象寺考察壁画,了解苟象寺壁画所蕴含的自然规律及壁画的绘画风格。团队在考察的过程中,沿着红军的脚步来到巴西会议遗址,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深刻体悟了红色文化。

(图三、图四:“藏地奇缘”团队来到巴西会议遗址追溯红色记忆)

(图五:“藏地奇缘”团队来到若尔盖追忆革命先烈)

(图六:“藏地奇缘”团队来到若尔盖七根火柴追溯红色文化)

(图七:“藏地奇缘”团队考察若尔盖县非遗唐卡)

(图八:“藏地奇缘”团队考察若尔盖县九曲黄河第一湾)

(图九:“藏地奇缘”团队与若尔盖唐克镇白河社区支部书记、非遗传承人张慧玲共同探讨非遗文创设计)

85日,团队考察九曲黄河第一湾,收集大量素材,同时与若尔盖唐克镇白河社区支部书记、非遗传承人张慧玲共同探讨非遗文创设计,团队就唐克吉祥娃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双方在经过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基础,旨在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当地不断发展、带动更多人就业。

(图十:“藏地奇缘”团队考察阿坝县黄河流域——漫泽塘湿地)

(图十一:“藏地奇缘”团队与阿坝县小朋友共创“黄河流域”藏纸长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86日,美术学院“藏地奇缘”团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与阿坝县小朋友“大手牵小手”,以“黄河流域”为主题,共创藏纸长卷美育活动。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为每一位小朋友赠送相关绘画材料,并共同创作出精美、梦幻的画卷。此次活动加深大学生对乡村美育的认识,进一步以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图十二:“藏地奇缘”团队为壤塘县藏陶、藏纸传习所同学捐赠学习用具)

(图十三、十四:“藏地奇缘”团队成员为传习所师生推广普通话及教授硬笔书法)

(图十五:传习所师生书写书法)

(图十六:传习所师生展示《长征》硬笔书法作品)

87-8日,在团队领队段丽老师的带领下,“藏地奇缘”团队赴阿坝州壤塘县上壤塘藏陶、藏纸非遗传习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同时团队为传习所师生捐赠书法字帖及钢笔,在推广普通话之后,为传习所师生培训硬笔书法。团队负责人彭翼丰同学首先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书法的起源和书法工具的演变讲解了书法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其感受运笔的力度和方法。为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学,“藏地奇缘”团队的成员与同学们一起练习、深入交流、逐字分析,帮助同学们将汉字中的每一撇一捺书写时所需要注意的点都理解到位。不少同学对此次硬笔书法教学感悟深厚,课余时间纷纷练习,真正实现了藏汉文化的融合发展。此次活动不仅锻炼当代大学生深入民族艰苦地区的奉献精神,团队成员与传习所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促进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十七:“藏地奇缘”团队成员考察壤塘县非遗传习所)

(图十八:“藏地奇缘”团队成员到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追溯红色文化)

摄影/孟梓潭 夏玥

撰稿/段丽 王秀梅

审稿/黄洋

终审/马小勇

Copyright all reserved. 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    招生咨询电话:028-623327122

美术学院书记信箱 574866268@qq.com,美术学院院长信箱337001315@qq.com,美术学院纪委监察信箱5170096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