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5年6月30日,美术学院非遗匠心传承者服务团走进寨子坪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美育教学活动,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让古老技艺在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伊始,主讲教师郑宇明老师为村民们详细讲解了“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制作工艺流程以及艺术价值。通过生动的讲解与丰富的图片展示,村民们对这一传统技艺有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老技艺的魅力。

(图一:指导教师讲授非遗文化)
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一对一地对前来学习的村民们进行了掐丝珐琅制作的现场示范。从制胎、掐丝到点蓝、烧制,每一步都细致入微地展示给村民,让村民直观地感受到制作过程的精细与复杂。
活动的最后,服务团邀请了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小勇来做指导与点评,同时也对非遗匠心服务团的本次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村民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制作水平,也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二: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小勇点评三下乡实践活动作品)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校与当地村民的文化交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未来,美术学院非遗匠心传承者服务团将继续关注寨子坪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深化与村委的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图三:实践团志愿者与村民学员合影)
摄影/宋春宇 梁永婷
撰稿/刘超
初审/周琳琳
终审/马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