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根据学院教学安排,美术学院20级美术学专业1、2、4、5班5月16号开始从水磨镇出发,开始了为期6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考察之行,本次考察意在使学生能够亲近民族民间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异地风貌,文化差异,人文环境,开阔并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激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历史情感,通过考察给学生带来艺术灵感,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民间美术相关信息的实践能力,以及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对本地区文化遗产的课程开发能力。
5月16日,考察的第一站甘堡藏寨。甘堡藏寨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甘堡藏寨位于过道317路旁,距成都市192公里,距理县县城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依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在整个藏区自古就将甘堡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

下午来到了理县杂谷脑小学营盘小学进行调研、研讨,大家到校后在该校陈世刚、李玉霞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该校美术教学成果及校本课程开发成果,接下来大家围绕美术教学、特色美术课程开发,民间美术在课堂中的转化应用及教学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表示深受启发,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

5月17日,考察进入到了下一站,红原草原及红原瓦切塔林。在红原草原日干乔大沼泽景区考察了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在这里大家重温了红军过草地的历史,被“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精神所感动,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下午来到了位于红原县瓦切乡的瓦切塔林,这里的塔林林立,与周围彼此起伏的经幡融为一体,构成了甚为壮观景象。塔林的制式、精美的八宝图及经幡风马图及其寓意成为考察的重点对象。

5月18日上午,大家来到了阿坝县非遗文化安斗藏香基地进行考察,在这里大家安斗藏香的制作工艺及流程,安斗藏香的成分配比及应用价值。下午走进了中阿坝特色藏寨(土夯墙建筑)进行考察,本地区有丰富的有粘性的黄土适合筑墙,当地百姓农民就地取材不断总结经验,用木头作夹板,用潮湿粘性良好的泥土作材料,用木槌为工具夯筑出最初的土墙,用以遮风,然后从农区附近山坡上的山林中伐来树木为梁,用各种灌丛搭在上面,上面用泥土覆盖档面,形成了阿坝县藏族最初的土房建筑。


接下来几天,考察组分别前往了中壤塘地区的棒托寺、达日松岗藏寨(直波碉楼)、马尔康市第二学校、阿坝州博物馆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考察活动,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阿坝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使特色文化得以弘扬,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结合地方教育与教学现状,借鉴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尝试将阿坝民间艺术引入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学,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摄影:刘珂、王正伟
撰稿:王正伟
初审:焦凤
终审:马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