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构建完善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整合课程资源与教师队伍,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课程建设,积极打造“一流课程”、“示范课程”,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经美术学院党政联席会决定建立专业课程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立足于我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建设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积极探索特色鲜明且具有一技之长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二)优化专业建设原则
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组建设相关联,把课程组建设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强化课程功能,全面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化水平。
(三)与社会需求对接原则
充分考虑社会行业发展现实及趋势,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推动人才培养与地方基础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开放原则
打破各课程间的壁垒,整合现有课程资源,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各环节,推动相关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相互协调的课程组群。
三、建设目标
课程组建设工作旨在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教学大纲执行力低、教学效率不高等弊端。引导各专业调整课程结构,理顺课程间的逻辑关系,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几个重要环节的优化与改革,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与学生素质能力人格养成的达成度。通过课程组建设,建成多个具有我院特色的课程教学团队,形成一批优质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促进我院整体教研水平的提升。
四、课程组任务
(一)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过程。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课程讲授、统一考查(试)课程命题和阅卷、组织相互听课和教学经验交流、协助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等教学相关工作。
(二)负责课程基本建设。课程组内教师每人至少负责建设一门课程。同时要进行教材、教辅资料、课件、试题库、网站、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三)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每学期组织不少于2次的集中教学研讨活动。
五、课程组的设置原则
(一)课程组一般由三名以上教师组成,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组的设置原则上每两年更新一次,一般在秋季学期进行。
(二)课程组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工作需要进行设置。凡列入培养方案的各类课程,原则上都要建立课程组。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建立课程组的,由学院指定一位教师专门负责单门课程建设。
(三)课程组成员应承担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训指导等环节的教学。
六、课程组组长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教学工作,原则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二)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敬业精神。
(三)近两年来每年至少主讲2门本科课程,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具有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七、课程组考核
(一)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最新学术成果及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应用,提出本课程组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二)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教育部门和学校相关要求组织确定课程目标、内容;
(三)组织制定、修订课程简介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开展集体备课;
(四)组织开展教材建设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
(五)主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法等的改革与研究,组织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
(六)对课程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及时进行总结。
八、课程组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条件保障。对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培训,在经费、人员等方面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健全激励机制。把课程建设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学院的工作考核范围,考核合格的课程组负责人的工作量计入绩效,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成果课程负责人优先考虑教学成果申报。
附件一:美术学院专业课程组一览表
美术学院专业课程组一览表
专业 |
课程组 |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
课程组长 |
教学团队负责人 |
*****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022年8月4日